在国产商业电影的导演行列中,陈思诚无疑是一位极具商业头脑的人物,以往的票房成绩更是为他塑造了一个庞大的“悬疑宇宙”。
回顾他执导的《唐人街探案》系列,票房从8.3亿一路飙升至33.97亿,最后一部更是达到了45.23亿。今年的新作《唐探1900》,在竞争对手如《哪吒闹海》的强烈压力下,依然在夹缝中逆势生存,斩获了36亿,成为春节档唯一一部获得成功的电影。
此外,他担任监制的《消失的她》也斩获了35亿,而他的得意门生柯汶利执导的《误杀》系列同样表现出色,各部影片的票房都超过了10亿。就算是去年不被看好的《误杀3》,也轻松攀升至9.33亿。更有同类型悬疑片《默杀》,票房亦高达13.51亿。
几个月前,陈思诚曾道出商业片的一条真谛:“观众骂完照样买票,这就是商业规律。”这无疑是真实的商业逻辑。不论观众对他的人气如何,陈思诚的电影显然已经实现了“赚钱”的市场规律。
展开剩余64%不过,在2023年的暑期档,他的《恶意》却给人带来了一阵凉意。虽然该片在暑期期间上映达21天,然而票房却仅有2.48亿,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时间,连3亿都未能突破,远不及前作水平。这次的失利无疑是对这位商业片导演的重创。
说起影片的内容,起初我也曾以为这会是东野圭吾某部悬疑小说的改编,毕竟陈思诚素来热衷于引入国外冷门剧本。但最终发现,二者不过是名字的巧合,与东野的作品毫不相干。
此次他邀请了张小斐加盟,并在宣传阶段强调“女性反杀”的概念。张小斐血流不止的眼神,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,彰显了陈思诚一贯的风格。影片围绕“武汉妈妈跳楼事件”展开,探讨网络暴力对个体的伤害。为了将这一社会新闻成功商业化,陈思诚在故事中加入了诸多悬念与视觉元素,主角从普通工人转变为酒吧女性,伴随着高饱和度的画面和多重反转的情节,包装后的作品便如愿以偿地呈现在观众面前。
然而,经历过数部“陈思诚电影”的观众们早已对其风格产生了审美疲劳,尽管影片在悬疑氛围的包装上精致,但故事本身却显得力不从心。为了哗众取宠而反转,却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。
归根结底,陈思诚的电影是否成功,最关键在于剧本的饱满程度,观众能否信服。过去他翻拍《看不见的客人》和《误杀瞒天记》之所以大受欢迎,正因为那些成熟的文本在国外也有良好的口碑,加之他的视觉艺术与诡异氛围,方才令人过瘾。可惜的是,缺乏优秀的文本支持,陈思诚的短板愈加明显,仿佛一位美人脱去璀璨的妆容,失去“底子”,风采顿时大打折扣。
尽管陈思诚仍旧保持着他一贯的风格,但观众的期待和口味却已发生了变化。
发布于:福建省第二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